我们笔下的2022:成长|奋斗姿态,才是青春最好的模样
年度关键词: 成长
“爱你孤身走暗巷,爱你不跪的模样,爱你对峙过绝望,不肯哭一场……”2022年,歌曲《孤勇者》掀起传唱热潮。
2022年,极其特殊、极不平凡。风雨中,大学生们凝聚青春力量、彰显青春担当,一个个“孤勇者”茁壮成长,用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——国家的希望在青年,民族的未来在青年。
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,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。“清澈的爱,只为中国”,成为青年大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最强音。
“作为三峡移民的后代,我就是站在国家乡村振兴的这个大窗口上成长起来的。心怀感恩,我愿融入时代浪潮,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价值的融合。”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肖磊说。2022年6月毕业的他正带领团队探索“设计+”模式,助力中西部地区传统品牌重获新生。
一辆辆红色巴士穿梭扬州城,党的二十大精神随着巴士的开动被送到乘客的心中。扬州大学红色理论宣讲团18名成员,以“红色巴士”为阵地,通过故事宣讲、情景再现、互动问答等方式,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、走深走实。
青年志存高远,就能激发奋进潜力。强者,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、永不气馁。
毕业季,来自大凉山的南京大学毕业生陈时鑫,用“十星”这个名字发出自己的论文致谢信,在网络和朋友圈走红。他大学四年9次拿到奖学金,并被香港中文大学全奖直博录取。陈时鑫这样写道:“曾经的那些奋斗经历虽然已经远去,但是根植于我心中,当时时警醒,常常自勉。”
来自云南边陲的佤族小伙李明码成为中国大学生“自强之星标兵”。这名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博士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后,又运用专业知识支援江苏抗疫800余小时,誓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。“所有苦难都是人生勋章。”尝遍人间酸甜苦辣,李明码依然坚守对生活的热爱和最初的梦想。
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076万。不少毕业生“云毕业”后,又遭遇“史上最难就业年”。但即便如此,只要祖国需要,他们即刻背起行囊奔赴山海,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
南京晓庄学院2022届毕业生勇思卉回到家乡宜兴,成为一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。她说,希望自己能为乡村的孩子点一盏灯,这也是自己报答家乡的方式。
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“西部计划”的苏州姑娘陈宛亭,第一次在新疆图木舒克市叶城二牧场感受北国的冬天。“我的工作是教当地的维吾尔族同胞说汉语。当大家的汉语水平逐渐提高、能够理解对方的意思,我不仅充满成就感,也领悟到民族一家亲的真谛。”陈宛亭说,“在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23年新年贺词中,他再次勉励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、涵养进取品格,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,不负时代,不负华年。在新疆这片沃土之上,我要不断增加自身学识,提高技能,以青春之力,为这里增添更多色彩。”
“战吗?战啊!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……”2022年12月24日,全国硕士生考试拉开序幕。这是一次特殊的考试,有的同学即使身体不适也奋力坚持。
“考研是求学之路上的又一场战斗,对我这个‘特种兵’来说,就是要拼尽全力,‘一站到底’。”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四学生沈同列,仍记得最后冲刺阶段的“艰难时光”——每天早上7点起床复习功课,直到晚上在规划表上“打钩”的那一刻,心里才会踏实。在复习之余,还要及时对宿舍物品消毒、坚持补充能量、坚持锻炼,保持身体健康。“这段时光虽然特殊而辛苦,但弥足珍贵。”
2022年最后一天,记者联系年初采访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小兰(化名)。因为患有SMA,她需要依靠轮椅代步。已经注射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的她正积极进行康复训练。回顾2022年,她写下这样的结束语:“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结果,但总有一些坚持,能从冰封的土地里,培育出怒放的蔷薇。新的一年,愿家人安康,站得更久,早日会走,心之所向,行之所至。”
人生没有一帆风顺,在艰苦中淬炼成长,闪闪发光的奋斗经历才是青春最好的模样。2022,每一个为了梦想拼搏的人都是“孤勇者”。新的一年,愿更多年轻“孤勇者们”一直勇敢、独立、坚强,并将这些信念传递给更多的人。
新闻爆料:0516-82345678 商务合作:0516-85792397 13775881757
版权声明: 徐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徐州日报、彭城晚报、都市晨报、中国徐州网所发表之文章与图片,受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的保护,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。 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,如擅自转载、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,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及其旗下媒体已经委托有关部门收集相关证据。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络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及其他权益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!
-
一呼一吸总关情
要闻 / 时间:2023.03.18
-
周周晒成绩 时刻在状态
邳州 / 时间:2023.03.17
-
“益家人”摆摊设点送服务
经济技术开发区 / 时间:2023.03.15
-
“百甲科技”北交所上市仪式在京举行 王剑锋致辞
要闻 / 时间:2023.03.15
-
告别“用水难”居民乐开颜
云龙区 / 时间:2023.03.14